《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由( )发布,其解释权归现环境保护部。
1、根据建设项目的工程特征、环境特征进行环境影响属性分析,对存在火灾、爆炸、泄露风险的设备单元、物质单元在其生产、使用、贮存风险物质的数量大于等于临界量时,可确定其为重大危险源。
2、(一)评价定级 我国《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据物质危险性,即剧毒危险性物质、一般毒性物质、可燃易燃危险性物质和爆炸性危险物质,以及功能单元,即重大危险源、非重大危险源和环境敏感区,将环境风险评价等级确定为一级和二级。
3、所以,只要是间接排放(末端有污水厂)的均无需做地表水专项评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危险物质存储量超过临界量的建设项目。
4、五级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根据项目生产中涉及到的物质的毒性、易燃易爆物质的临界量,按导则要求确定评价等级。
5、【答案】:C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 169—2018)规定,环境风险类型包括危险物质泄漏,以及火灾、爆炸等引发的伴生/次生污染物排放。
6、【答案】:B 大气环境风险评价范围:一级、二级评价距建设项目边界一般不低于 5km;三级评价距建设项目边界一般不低于 3km。
环境风险评价属于环境影响评价的一项专题内容,规划或建设项目必须进行环评,通过现状调查、工程分析、影响预测等工作对项目建成后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得出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的结论,以此作为环境保护部门审批该项目时的技术和法律依据。
环境风险评估中,通常以环境中化学物质的浓度表示;健康风险评估中,通常以人体的化学物质总暴露量表示。
环境风险评估:评估项目可能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风险及其概率,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生态系统评价:评估项目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包括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生态过程等方面。
1、在建设项目正常运行,满足环境质量要求、污染物达标排放及清洁生产的前提下,按照节能减排的原则给出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2、《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适用于除煤粉发电锅炉和( D)发电锅炉以外的各种容量和用途的燃煤、燃油和燃气锅炉排放大气污染物的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设计、竣工验收和建成后的排污管理。
3、导则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各环境要素的环境功能区划确定各评价因子适用的环境质量标准(A正确)及相应的污染物排放标准(B错误,不是建设项目的特点)。
4、【答案】:B AD两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T 1—2011)是由原环境保护部2011年修订、发布并于2012年1月1日起实施的。
5、一般而言,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指的是区域,即面积大小。《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中,对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规定是:“具体根据环境要素和专题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确定。
1、【答案】:D ABC三项,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环境风险评价是把预测和评价事故对厂(场)界外人群的伤害、环境质量的恶化及对生态系统影响的范围和程度,提出防范、减少、消除对人群和环境影响措施作为工作重点。
2、【答案】:C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 169—2018)规定,环境风险类型包括危险物质泄漏,以及火灾、爆炸等引发的伴生/次生污染物排放。
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环境风险类型不包括()。
4、【答案】:A 风险事故情形设定内容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选择对环境影响较大并具有代表性的事故类型,设定风险事故情形。风险事故情形设定内容应包括环境风险类型、风险源、危险单元、危险物质和影响途径等。
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或贮存地点提出要求,特别是与环境保护目标和生态敏感目标应设置安全防护距离。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规模或贮存量提出要求。工艺技术设计上提出安全防范措施。设置应急预案。
风险识别包括生产设施风险识别、物质风险识别以及风险类别识别。
你好,环境风险评价是环评中的一个重要专题,在当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复杂性、累积性的趋势下,环境风险评价愈发显示出其重要性。
【答案】:A、B、C、D 风险事故情形设定内容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选择对环境影响较大并具有代表生的事故类型,设定风险事故情形。风险事故情形设定内容应包括环境风险类型、风险源、危险单元、危险物质和影响途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