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分:主含挥发油,油中的主要成分为苍术素、丁香烯等。尚含白术内酯、苍术烯内酯丙等。《中国药典》规定:含苍术素不得少于0.30%,麸炒苍术含苍术素不得少于0.20%。
生苍术的温燥性比较强,主要是用来治疗风湿,麻痹疼痛,而炒了之后的生苍术干燥性减弱新辛香醒脾效果会增强,主要是用来治疗脾胃寒湿等众多的脾胃症状。
生苍术与炒苍术之间更大的区别就在于生苍术,是人们收取植物苍术的根以后去掉泥沙切片晒干就能得到,而炒苍术则是在这种生苍术的基础用麦麸炒制以后得到的中药材。
晒干。盐制:取苍术用大火炒至外皮焦黑色,加盐水,炒干取出。每苍术1斤,加盐5钱,水适量。苍术性燥,故以糯米泔浸去其油,切片焙干用,亦有用脂麻同炒,以制其燥者。
炒苍术:取苍术片,用米泔水喷洒湿润,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黄色;或取拣净的苍术,用米泔水浸泡后捞出,置笼屉内加热蒸透,取出,切片,干燥即得。苍术炭:取苍术片,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内枯黄存,喷水取出;晒干。
中药炒苍术的功效是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苍术是我们生活中常见到的一种中药,不论是保健还是用来治疗疾病,它都能发挥独特的作用。
生白术和炒白术的区别:生白术燥湿化痰相对偏寒,更利于健胃生津液,炒白术燥湿化痰相对偏热,更利于温寒燥水湿,白术和苍术比较,生白术相对偏凉;苍术相对较大热;炒白术介于生白术和苍术之间。
燥湿健脾的功效,苍术性温,能够燥湿健脾,与清热类配伍,还利于除湿热。由于湿阻中焦而导致的脘腹胀满和腹泻,苍术也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化湿浊,祛风散寒,治疗夜盲症,燥湿健脾,抗击胃肠溃疡。苍术性味辛、苦、温,归脾、胃经。
配防风:炒苍术辛散性弱,偏于燥湿健脾,配防风祛风燥湿,因“风能胜湿”之故,专治湿盛水泻;生苍术辛散性强,配防风以祛风发汗,同治风湿痹痛,一能燥湿,一能祛风,合用则既燥又散,风湿两邪俱除。
苍术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肝经。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辟秽。用于脘腹胀痛,泄泻,水肿,风湿痹痛,脚气痿躄,风寒感冒,雀目。燥湿健脾;祛风湿;明目。
)外感风寒,头痛发热,恶寒无汗。 2)外感湿温,发热胸闷,身痛苔腻。 3)风湿痹证,关节肿痛,痿软无力。 此外,用治夜盲证,有明目之功。 祛风除湿。此外,用治夜盲证,有明目之功。
苍术具有祛湿治病的作用。对腹部脂肪、啤酒肚和一般肚尤其有效。白术的功效和作用?祛湿健脾还可减啤酒肚、体质阴虚者不宜服用苍术。白术温润,味硬,对人体有很大的 *** 作用。因此阴虚者不能服用苍术。气虚多汗者不能服苍术。
1、取苍术片,用米泔水喷洒湿润,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黄色;或取拣净的苍术,用米泔水浸泡后捞出,置笼屉内加热蒸透,取出,切片,干燥即得。
2、炒苍术:取苍术片,用米泔水喷洒湿润,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黄色;或取拣净的苍术,用米泔水浸泡后捞出,置笼屉内加热蒸透,取出,切片,干燥即得。苍术炭:取苍术片,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内枯黄存,喷水取出;晒干。
3、焦苍术的炮制 *** :取苍术片置热锅内,用中火加热,炒至焦褐色时,喷淋少许清水,再用文火炒干,取出放凉,筛去碎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