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兴寺始建于隋开皇六年(586年),原名龙藏寺。宋初更名为龙兴寺。宋太祖赵匡胤於开宝四年(971年)敕命在寺内铸造铜菩萨像,并盖大悲阁,遂大兴土,进行扩建,以大悲阁为主体的一组宋代建筑先后告成,奠定了现在的布局和规模。
1、这种建筑形制国内保存下来的甚少,隆兴寺转轮藏阁内的宋代转轮藏,为中国现存最早。
2、隆兴寺位于距离石家庄15公里的河北省正定县城内,始建于隋朝,时称“龙藏寺”,唐朝改名为龙兴寺,至宋朝时落成为规模宏大的建筑群,之后历经多次修葺,直至清朝康熙年间,形成了东、中、西三路并举的建筑格局,规制日益完善,达到鼎盛时期。
3、宝顶山千手千眼观音像、密印寺·山大佛、大佛禅院四面千手千眼观音像、西樵山南海观音铜像、重元寺观音阁观音像、灵泉寺三面观音像、广东观音山花岗岩观音像、隆兴寺五彩观音像。
4、白马寺位于河南洛阳市东10公里处,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由官府正式创建的第一座寺院.白马寺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宝殿、接引殿、毗卢阁等。 白马寺寺庙坐北朝南,为一长形院落,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
5、除了普宁寺,其实河北还有两座寺庙不一般。一个是正定古城的隆兴寺,另一个就是柏林禅寺。隆兴寺又称大佛寺,是一座千年古刹,据说始建于隋朝,几经兴衰,后又经宋太祖赵匡胤敕建,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6、因为那时是早晨,所以有阵阵凉风袭来。不知不觉我们就到了观音寺的脚下了,我们在下面就听到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隆兴寺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城内。据文献资料记载,始建于隋代开皇二年(586),当时叫龙藏寺,规模不大。
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改龙藏寺为隆兴寺,因寺内有一尊高大的铜铸菩萨像,所以俗称大佛寺。历代帝王曾多次到此巡境幸驻跸,上香礼佛,题诗书匾,刻碑立石。可见当年这里晨钟暮鼓,钟磬齐鸣,香烟缭绕,南无声声的历史盛况。
隆兴寺原来是十六国时期后燕慕容熙的龙腾苑,586年(隋文帝开皇六年)在苑内改建寺院,时称龙藏寺。唐改额龙兴寺。
隆兴寺始建于隋开皇六年(586年)隋称龙藏寺,唐改额龙兴寺,是我国现存时代较早、规模较大而又保存较完整的一座*的佛教寺院。北宋开宝二年(969年),宋太祖赵匡胤敕令于龙兴寺铸大悲菩萨金身,并盖大悲宝阁。
1、萧山市隆兴寺座落在西山北麓,与净土寺相邻。晋将军隆吉所建,故称隆兴。后改名接待院,南宋干道五年(1169)复称隆兴寺。以后数度毁建。
2、隆兴寺又名大佛寺,位于石家庄市正定县县城内,是前来石家庄旅游不能错过的景点。寺院始建于隋朝,又经历代修葺,现为全国保存年代最久远、规模*、保存程度最完好的寺院之一。
3、代县隆兴寺为代县文物保护单位。隆兴寺,位于代县峨口镇富村下新街。创建年代不详。据戏台匾额题记载,清雍正九年(1731)重修,现存为清代遗构。坐北向南,占地面积1510平方米。
4、隆兴寺,在清河古贝州城西南,始建于隋朝。相传,宋太祖赵匡胤未发迹时,曾在舍利塔下困卧,“塔影周回荫之,老僧知其异,献茶啜饮。”太祖即位后,建隆二年(962年)勑令重修隆兴寺,并赐御匾。
1、景区位置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中山东路109号 交通指南 公交车:坐快134路/空134路、135路/空135路、143路/空143路、164路/空164路等公交到隆兴家园(公交站)下车,步行可达。
2、隆兴寺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城东门里街,是国内保存时代较早、规模较大而又保存完整的佛教寺院之一。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十大名寺之一。
3、地址:河北省正定县城东隅 中国十大名寺之一的隆兴寺,始建于隋代开皇六年(586年),当时叫龙藏寺 。唐朝改名为龙兴寺。北宋开宝四年(971年)宋太祖下旨在寺内建大悲阁,铸造高度超过21米的千手观音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