罩杯尺寸 = 上胸围-下胸围,所以需要测量出上下胸围尺寸。36/80:36指的是欧码下胸围尺码,80指的是下胸围80CM,36=80两个数值是一个意思,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
1、测量下胸围:用软尺水平围绕乳房下边缘,即得出尺寸。测量时挺胸抬头、呈自然站立状态,稍稍呼出一口气,软尺绕过乳头,不要将乳头压扁,但也不要太松,刚刚能绕一圈就好。
2、上胸围量法:上半身前倾45°,以乳点为测点,用软皮尺水平测量胸部最丰满处一周,得到便是上胸围的数据。特别注意:如有下垂外扩,请把乳房拨回正常的位置(或者前倾90°),再做测量。
3、怎么算? 内衣的尺寸是由数字(下胸围)+英文字母(罩杯)的组成形式来表示的。 下胸围: *** 下面,胸腔那一带,穿内衣时后面扣扣子的那一圈。
测量方法:软尺沿乳房下边缘量一圈的尺寸称下胸围,用上胸围减下胸围,上下围的差在10CM的为A罩杯,15CM的为B罩杯,15CM为C罩杯,以此类推。
确定文胸基本尺码。一般下胸围就是文胸基本尺码,比如:我们在购买文胸时在标牌上看到的75A等标志中的75就是指下胸围,也就是文胸基本尺码,下胸围一般可用标号有:70、780、890、9100、105cm。
罩杯尺寸 = 上胸围 -下胸围 若上胸围-下胸围约=10cm,那么就是A罩杯。若上胸围-下胸围约=15cm,那么就是B罩杯。若上胸围-下胸围约=15cm,那么就是C罩杯。若上胸围-下胸围约=15cm,那么就是D罩杯。
第一步:测量上胸围,将皮尺水平地圈在胸围(突出点)上,由松慢慢收紧。量时应用手将乳房轻轻托起,就好象穿着胸衣一样。这时可以轻松地测得自己的实际上胸围(经过乳头水平胸部最丰满处一周)。
下胸围尺寸:测量胸底部一周的尺寸,即为下胸围尺寸。罩杯尺寸:上胸围减去下胸围的,差额就是罩杯大小了,根据结果,用胸围尺寸-下胸围尺寸的差,即确定罩杯号型。
测量方法:软尺沿乳房下边缘量一圈的尺寸称下胸围,用上胸围减下胸围,上下围的差在10CM的为A罩杯,15CM的为B罩杯,15CM为C罩杯,以此类推。
下胸围=通过乳房下缘,水平绕量前后背的数字 罩杯=胸围-下胸围 市面上大部分的内衣尺寸标示,一般为下胸围尺寸/罩杯 尺寸,如70/A,意思是下胸围为70cm,罩杯为A型。
测量上胸围:将尺子放在胸部最丰满的位置,围绕整个胸部的周长,保持水平,轻轻地贴合皮肤,不要勒得太紧或太松,记录下测量值。计算胸围差值:将上胸围的测量值减去下胸围的测量值,得到的差值即为胸围差值。
测量下胸围:用软尺水平围绕乳房下边缘,即得出尺寸。测量时挺胸抬头、呈自然站立状态,稍稍呼出一口气,软尺绕过乳头,不要将乳头压扁,但也不要太松,刚刚能绕一圈就好。
测量方法:软尺沿乳房下边缘量一圈的尺寸称下胸围,用上胸围减下胸围,上下围的差在10CM的为A罩杯,15CM的为B罩杯,15CM为C罩杯,以此类推。
罩杯的计算公式是:罩杯尺寸=胸上围尺寸-胸下围尺寸。罩杯一般用A、B、C等大写英文字母表示,每5cm为一级,AA最小为5cm,A为10cm,B是15cm,C是15cm,D是15cm,E是20cm。
罩杯的大小就是上胸围减去下胸围的差。根据步骤一测量的结果,用胸围尺寸-下胸围尺寸的差,即确定罩杯号型。罩杯的尺寸则由其深度决定。乳房*点的乳围(三围之一)减去乳房下围一圈的长度就是罩杯。
根据结果,用胸围尺寸-下胸围尺寸的差,即确定罩杯号型。一般来说,上下差在10cm左右选择A罩杯,15cm左右选择B罩杯,15cm左右选择C罩杯,15cm左右选择D罩杯,20cm左右选择E罩杯,20cm以上选择F罩杯。
下胸围尺寸:用软皮尺水平测量胸底部一周,即为下胸围尺寸。
测量上胸围:将尺子放在胸部最丰满的位置,围绕整个胸部的周长,保持水平,轻轻地贴合皮肤,不要勒得太紧或太松,记录下测量值。计算胸围差值:将上胸围的测量值减去下胸围的测量值,得到的差值即为胸围差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