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第十五章 微妙玄通(道德经第十五章)

2023-10-14 5:55:14 体育知识 吕布

《道德经》第十五章:微妙玄通

道经·第十五章 作者:李耳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

《道德经》注音版第十五章原文及译文

1、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孰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孰能浊以澄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惟不盈,故能敝不新成。

2、这也暗合了老子的为道思想“保此道不欲盈,夫唯不欲盈,是以能敝而不成”。《易经》一共64卦,第63卦既济就是圆满,而最后一卦第64卦是未济卦,是不圆满。接下来又从乾坤二卦开始,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3、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浊而静之,徐清。

4、绝圣弃智①,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②以为文③不足,故令有所属④;见素抱朴⑤,少私寡欲;绝学无忧⑥。

道德经第十五章原文及翻译

道经·第十五章 作者:李耳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浊而静之,徐清。

道德经第十五章原文如下: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惟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孰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翻译为古时善于行“道”的人,见解微妙而且深刻玄远,不是一般人所能了解的。正因为他深藏不露无法了解,所以只好勉强用下面一些比喻来将他描述。

《道德经》第十五章笔记

古之善为士者,需要怎么样的素质和智慧呢?①做事要小心谨慎。“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诗经》中“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也讲了同样的道理,做事要小心谨慎。

820 星期五 晴转阴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与无”成为《老子》五千言的纲领。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 不宰。是谓玄德。

《道德经》读后感一 之一次接触老子的《道德经》,感觉是这个老人家的细想抽象性很高,果真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我怀着对大家的敬畏大略浏览了一番《道德经》。本人自觉《道德经》的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之一部分是“道”。

《道德经》只有五千余字,后人分其八十一章。虽然字数不多,却是章章锦绣,字字珠玑。可谓旷世奇书。个中道理自然“玄之又玄”,故而让很多人望“道”兴叹。

道德经第十五章原文及译文

1、道德经第十五章原文如下: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2、道经·第十五章 作者:李耳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

3、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浊而静之,徐清。

4、道德经第十五章 原文:古之善为土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

5、【原文】第十五章 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古之善为士者[1],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道德经》第十五章:为道谦恭

1、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敦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2、浊而静之,徐清。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道得经第十五章》注释:①善为道者:指得道之人。②容:形容、描述。③豫:原是野兽的名称,性好疑虑。

3、道德经第十五章原文如下: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4、第十五章 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古之善为士者[1],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5、道是精妙深玄,恍惚不可捉摸。有道之士,也是静密幽沉,难以测识。老子对于有道之士的精神风貌和人格形态主要从七个方面作了一番描述,写出了有道者慎重、警觉、谦恭、和蔼、敦厚、旷达、质朴的容态和心境。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 *** :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

Fatal error: Allowed memory size of 134217728 bytes exhausted (tried to allocate 66060320 bytes) in /www/wwwroot/lvqb.com/zb_users/plugin/dyspider/include.php on line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