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养殖场的建立 养殖场内设养殖池、孵化池,池塘周围设1米高的围栏,以免蟾蜍逃跑。养殖池的大小根据养殖规模来定。
养殖场内设养殖池、孵化池,池塘周围设1米高的围栏,以免蟾蜍逃跑。养殖池的大小根据养殖规模来定。养殖池应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的地方,池中可以适量投养一些水生植物,池的四周留出可以种植草坪和蔬菜的地方。
选择较僻静、排灌方便的田块。在稻田的四周用0.8米高的尼龙密网把稻田围起,围埂内宽5米,便于蟾蜍上岸活动,并在进出水口设置网片,防止蟾蜍外 逃。
养殖场要用砖砌筑5米高的围墙,也可用薄膜或纱网作围墙,还可用铁丝或小山编制而成,以防蟾蜍逃遁。稻田进口宜用塑料纱网作水闸,以拦阴蝌蚪外逃。引种 在养殖量很小的情况下,种蟾主要靠捕捉。
按不同生长阶段分群饲养,在蝌蚪池内水深要在20-40cm之间,水温要在18-28度。蟾蜍在冬季寒冷时会进入休眠,可提高场地温度防止其休眠,另外好养注意病虫害防治,蟾蜍病害较少,要注意的是虫害,尤其是鼠、蛇内。
最经济实惠的食料来源,是在养殖场内点灯引诱各类昆虫,让蟾蜍觅食,这是降低成本最有效的方式。在正常情况下,有农作物地区,这种方式是行之有效的。
看当地野外是否有蟾蜍。自然环境中的成年蟾蜍多在3月底或4月上旬陆续离开其冬眠的洞穴,缓慢地爬出水面。蟾蜍喜温、阴暗、潮湿的环境,通常白天栖息在水边的草丛、土穴之中,或者在砖瓦下面等阴暗潮湿的地方。
而且养殖蟾蜍具有以下优势:无论是水田、菜地、荒地、泥沼、坡地和林地,蟾蜍都能繁衍生息。蟾蜍以各类昆虫和浮游生物为食,繁殖力很强,养殖技术比较简单。蟾蜍的药用价值 蟾蜍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经济动物。
蟾蜍一般自然条件下不会发病,但要注意机械性碰伤,造成外伤感染。所以在抓捕时要特别注意,只能用布兜来抓捕。
人工繁殖蟾蜍:把蟾蜍卵放进孵化池中,将水温保持在18-24℃,通常经过3-4天就能孵化出蝌蚪。放养蟾蜍:每平方米可以养殖小蝌蚪2000-4000只,而幼蟾蜍的养殖密度为30-40只。
养殖场的建立 养殖场内设养殖池、孵化池,池塘周围设1米高的围栏,以免蟾蜍逃跑。养殖池的大小根据养殖规模来定。
蟾蜍喜欢隐蔽于泥穴、潮湿石下、草丛内,而且在白天潜伏,到了傍晚和晚上时才出来活动,所以场地建设尽量靠近这些地方,还要隐蔽供其白天潜伏。